載入中...

當小學生談戀愛仍被視為「問題」,校園現場的情感教育就滿是問題

林岱樺(所長/諮商心理師)
當小學生談戀愛仍被視為「問題」,校園現場的情感教育就滿是問題

情感教育蘊含在連續的真實情感經驗中,但多數教育者將國小生談戀愛視為「問題」,好像害怕和兒童談論情感會撩起情欲,或是影響學業成績。這些恐懼恰恰顯現教育者對情感教育、性別教育的逃避、害怕及忽視。

面對告白

「我想戲弄他們一下」。國小六年級的女兒說。

女兒班上有幾個男同學,再度幫籃球隊長同學來問我女兒的心意。

「妳要不要答應?」男同學們問。

「我考慮看看!」女兒說。

第一次聽到女兒提起籃球隊長同學,是籃球隊長捉弄女兒最嚴重的時候。女兒和籃球隊長是聊得來的同學,但籃球隊長對她的捉弄,讓她覺得很生氣。我跟女兒說,說不定籃球隊長喜歡妳,國小男生大多用捉弄、欺負的方式來引起女生的注意,果然不久後,女兒收到籃球隊長的情書。

女兒第一時間收到情書時說「好噁心」,想馬上撕掉,但她說卡片很漂亮,她要把卡片收起來。我為了阻止她把情書撕掉,請她把情書送給我。我向她機會教育,這是一個人的心意,要感謝他的喜歡,而不是說噁心,然後撕掉。如果換成她去告白,情書被撕掉,且被說噁心,她會不會覺得傷心?她說她會傷心。

但為何女兒會有噁心的感覺?我想這種被喜歡的感覺是陌生、不知如何形容的,加上籃球隊長不是女兒喜歡的類型。女兒只想籃球隊長和她當朋友聊天,希望籃球隊長不要表白。我告訴女兒,表白是很勇敢的事,她才感受到表白需要多大的勇氣。

籃球隊長表白後幾天,終於忍不住傳紙條問女兒:「妳要答應嗎?」女兒回紙條說:「我考慮。」女兒在被表白之後,一直處於苦惱狀態。我接著和女兒討論「被人喜歡,但不喜歡對方」和「喜歡別人,但還在等回應」的感受,女兒原本要裝死不再回應籃球隊長,因為她真的不喜歡籃球隊長。我跟女兒說,妳要顧及對方的心情傳紙條回應對方,女兒才同意傳紙條「我有喜歡的人,我們當朋友就好。」

之後女兒回家開始抱怨籃球隊長,說她跟班上其他男同學聊天的時候,籃球隊長都在瞪男同學,男同學直接跟女兒說:「我不要跟妳玩,因為隊長在瞪我們。」女兒很生氣,再度傳紙條給籃球隊長:「你不要一直干涉我交朋友的權利!」 女兒和籃球隊長的關係降至冰點。女兒認為籃球隊長愛吃醋很煩,其實籃球隊長也很苦惱。籃球隊長在輔導老師入班輔導後,問輔導老師:「我有一個喜歡的女生,看到她跟別的男生講話,就會忍不住吃醋,老師我該怎麼辦?」

籃球隊長的哥們近期又忍不住來問女兒:「妳要不要答應?」女兒再度回應:「我考慮看看。」我自己也忍不住問我女兒:「女兒,妳怎麼沒有回問那些哥們,妳要答應什麼?」女兒突然跳出原本的框架說:「對耶!我要答應『什麼?』」

籃球隊長的哥們到底在問什麼問題?我女兒要答應什麼?要考慮什麼?小學六年級的男孩女孩如何思考和感受他們剛萌芽的愛情?女兒說籃球隊長表白從來沒有失敗過,他表白過的女生都和他「在一起」。我問女兒「在一起」是什麼?女兒說:「好問題,我也不知道。」當小學生說「兩個人在一起」到底是在說什麼、做什麼?

我聽女兒所描述同學的「在一起」是「我說我喜歡你,你『答應』被喜歡,或是互相喜歡對方,互相送禮物或互說心事。」但不久後,女兒說「他們分手了」,我再度問女兒「分手」是什麼?女兒的好友分手說法分別是「覺得他個性太爛,覺得他長得不好看了,覺得膩了,換下一個。」「他在喜歡我的時候,劈腿喜歡別人,我們就分手了。」

我很好奇,小學六年級女孩描述的前男友,個性「爛」是怎樣「爛」?「爛」到什麼程度?我覺得大人需要認識小學高年級學生的「表白」、「被表白」、「考慮」、「答應」、「拒絕」、「吃醋」、「在一起」、「劈腿」、「分手」到底是什麼?小學生在學習什麼社會愛情劇本,小學生在模仿什麼?在經驗什麼?小學生實質的情感互動的內容是什麼?

情感教育的核心,是教孩子「認識自己的感受」、「認識別人的感受」,使得孩子能夠對他人感同身受。大人不該在孩子在感受及學習情感(愛情)時,缺乏好奇、對話和參與,然後在社會新聞的情殺案件之後又驚訝不已。

重新看待「情感教育」

「主旨:轉知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函請學校將情感教育、媒體識讀、防範復仇式色情等議題列入108年度學校性別平等教育工作計畫,詳如說明。」

上段文字是每次社會上發生重大矚目的情殺案件後,教育部會發給各級學校的函文。情殺和性別平等議題事件的發函關鍵字是「加強情感教育」、「加強性平教育」。例如十二年國教「綜合活動領域」的課綱,因為2018年台灣半年內有20多起重大情殺,教育部課審會要求更重視情感教育,因此在課程目標中,增加「發展友善的互動知能與態度,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,與健康的情感表達和互動」。

國家和社會表現出我們的情感教育一直在加強,但實情是什麼?我所看到的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其實並不重視國小學生的情感經驗。國小高年級學生「情感表達和互動」的真實經驗不斷發生在教育現場,但大部分教育現場對於孩子正在發生的經驗,視而不見,聽而不聞。

學校因為教育部公文而加強「情感教育議題」,但是忘了,情感教育蘊含在連續且真實情感經驗中,但多數教育者卻將國小生談戀愛視為「問題」,好像害怕和兒童談論情感會撩起情欲,或是影響學業成績。這些恐懼恰恰顯現教育者對情感教育、性別教育的逃避、害怕及忽視。

回顧自身,以靠近孩子的經驗

我認為教育者,不管是家長、老師或社會上的每一個人在思考兒童情感教育時,要先回憶自己的童年,或回家翻箱倒櫃一下,找找看以前收到的情書(或沒寄出去的情書)出來讀一讀,重新感受童年的情感,或是聽聽每次熱戀或失戀時聽的情歌,找回自己的感受,然後問自己:「我國小的時候,喜歡誰?」「我曾有過哪些情緒是在國小喜歡別人的時候出現?」

當我回想起第一次感受及認識「心碎」的感覺,是國小喜歡籃球隊長,同班籃球隊同學不經我同意幫我「表白」,再傳達給我「被拒絕」的訊息,我在我的日記裡留下心碎的感覺。

我想不起來這件事可以和哪個大人討論,我陷入自己的心碎、哭泣和深深的孤單裡,懷疑「誰會愛我?」當時如果有大人告訴我,關心我喜歡誰,告訴我「喜歡一個人很正常,當你想和他(她)表白,希望能被接受心意,卻被喜歡的人拒絕時,不代表你不好。」「被拒絕後覺得難受,這就是心碎的感覺,但哭一哭感覺會比較好喔!如果還是一直想哭,可以告訴我喔!」

如果有大人告訴我喜歡的人:「被人喜歡表示你有表現得很好的地方,這是很棒的經驗,你若不喜歡她(他),感謝她(他)的喜歡,她(他)仍是你的同學和朋友。」重點是靠近孩子經驗和體驗,好奇、關心孩子正在經歷什麼情感經驗和生活經驗,和孩子連結與開啟對話。

雅努什・柯札克(Janusz Korczak)是波蘭醫生、教育家、作家,創辦猶太孤兒院「孤兒之家」,他在《如何愛孩子》一書提及:「想要認識孩子之前,先認識你自己。」因此我們可以思考:當代父母對孩子「健康的情感表達和互動」、學校和老師對孩子「健康的情感表達和互動」,還有父母或老師與他人關係裡,是否有能力和條件呈現「健康的情感表達和互動」?

我所觀察到的父母、老師或其他成人,在自己的生活和工作裡其實疲憊不堪,很多來到我面前的「人」,說他沒有感受、不知道自己的感受,麻木和疏離。我們需要先問:「自己和自己的關係健康嗎?」情感教育在關係裡發生,情感教育在真實的生活中,我們要警醒地觀察自己情感的力量和影響力,並且了解雅努什・柯札克所告訴我們的:「沒有小孩,只有人。」如此才能更完善地實踐情感教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