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理師:近兩年在工作實務現場,發現自殘的小學生越來越多
孩子對死亡的感覺感到好奇,哪個人對死亡的感覺不感到好奇?我們是否和孩子聊過死亡?還是連大人都不敢談?或是以為孩子怎麼會有「自己的感覺?」我們能走近孩子,和孩子分享感覺及教孩子認識自己的感覺嗎?
「媽媽,你死了,我也會死!」
「媽媽,我愛死你了!」
「媽媽,你愛不愛我?」
「媽媽,你偷偷告訴我,你是不是全世界最愛我了?」
這是我國小二年級小女兒照三餐問我的話,我覺得有點恐怖,我跟我妹妹說她外甥女每天這樣跟我說。我妹妹告誡我,「姐,妳要好好教,不然她長大後會變成恐怖情人!」我也常常告誡我老公:「老公,你要好好的對待你的小女兒,不然她的伴侶會一直打電話跟你求救的!」
昨天晚上和大女兒大吵一架,原因是我叫大女兒看一本關於「世界歷史」的書,她極力反抗,她說:「每次我看不到十分鐘,心情就會不好。」我為了她未來上國中的歷史學習著想,強迫她閱讀,她大吼:「若我叫你漫畫,做你沒興趣的事,你有辦法做到嗎?」瞬間我回答不出來。和大女兒大吵架後,我默默地跟小女兒說:「妹妹,我陪妳玩Switch」,小女兒突然把手放在胸口,有一種站不穩的感覺,另一隻手在準備她的Switch和電視,我看小女兒一直把手放在胸口,內心實在困惑,我忍不住問小女兒:
「妳怎麼了?」我問。
我當下有一種被雷打到的感覺!我無法想像我陪我小女兒,做一件我不喜歡的事(打電動),竟然引發她這麼大的情緒反應?
心理師媽媽我不改專業本色,立馬教小女兒情緒辨識說:「妹妹,你把手放在胸口(心臟),是不是心跳加速?」「你這個心跳加速的感覺,是興奮的感覺,因為你很開心媽媽要陪妳玩。」我如大夢初醒般開始思考,我該怎麼回應我的小女兒?她之前情緒很激動時,如自覺畫圖很醜就把圖畫紙用橡皮擦擦爛,孩子承受不住她自己的挫折感和對自己生氣,開始自殘打自己,把自己搞爛……我深切地反省後,決定第一招是「放下手機,立地成佛」,好好地陪伴她玩Switch,陪伴她做她喜歡的事。
近兩年在工作實務現場,發現自殘的小學生越來越多
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,一群同校小學生在自殘,大部分的學生會說「無聊、好奇、好玩、模仿」,深入小學生自殘現象的調查和輔導,發現孩子之中有一個主要模仿的人(模仿源),繼續詢問模仿源時,孩子會說出另一個模仿源,是某國中的學姐(長),是某一個社團看到有人割手,是同學說心情不好割手很舒壓,是某天看到一張自殘照,各家媒體的報導來看,目前兒童青少年自殘的現象普遍的存在,造成家長和社會恐慌。
過去,自殘行為是一種隱秘的行為,治療的核心情緒是憤怒和羞愧,但是自殘行為現在被孩子轉譯成一種「模仿流行」行為,透過自殘模仿得到認同,被看到外顯傷口同時可以看到內心傷口(不管內心傷口大小),好像用美工刀在刷(割)皮膚是一種確認自己存在,自己還有感覺的方式。孩子透過自殘模仿學到情緒舒壓方式,我們要問,哪些孩子會繼續自殘模仿?傷口越劃越大?哪些會停止自殘模仿?
在教育現場,一個又一個用自殘來呼救吶喊的孩子,可能真的沒辦法,沒大人和孩子討論「他的感覺」,「他的情緒」,他整天看著手機螢幕和同學討論螢幕裡面的事,孩子在同儕和網路世界接觸到自殘的說法、畫面、行為,以為只有自殘這個方法能解決內心痛苦的感覺。
孩子自殘的原因是什麼?
密蘇里大學心理學科學教授阿曼達•羅斯(Amanda Rose)認為,自我傷害模仿/傳染(self-harming contagious)行為歸咎於「共同反思」(co-rumination),即問題和消極思想的共享。
她和其他研究人員發現,特別是在少女中,共同反思會損害心理健康。隨著時間的流逝,朋友們在討論自己的痛苦時會更加親近,而他們的抑鬱和焦慮症狀也會增加。她認為,負面情緒可能具有傳染性,因為共同反思使人們沉迷於自己的痛苦,而讓問題顯得更大且更難解決。這種傳染效應似乎是通過兩種方式發生的:當孩子尋求更多的連結時,他們容易變得更沮喪,但是在他們互相尋求連結時,他們的「共同思考」行為卻加劇了這種情況(Amand,2015)。
實務上,我看到國小家長被學校通知孩子在校自殘,狀況和報紙上描述「一名國小畢業班的家長,接到老師通知才知道成績一向名列前茅、樂觀活潑的孩子,竟在同儕的刺激下一起自殘,讓家長震驚、難過,現在除了上課時間,其他時間都緊盯著孩子」相同,這時家長或老師要做的不是「緊盯孩子」,而該成為孩子一起「共同反思」的對象,透過與孩子真實的對話和互動進入孩子的世界和網絡。
孩子對死亡的感覺感到好奇,哪個人對死亡的感覺不感到好奇?我們是否和孩子聊過死亡?還是連大人都不敢談?或是以為孩子怎麼會有「自己的感覺?」不管是「無聊、好奇、快樂、悲傷、憤怒等」,大人得引導孩子認識自己的感覺和情緒,關鍵的情感教育,需要更多與孩子的真實互動和對話,且貼近孩子的情緒生活經驗。
我看到幾個國小國中女孩開始自殘的原因除了模仿因素,是「被喜歡的人拒絕」、「追求喜歡的人失敗」,哪個大人不知道「被喜歡的人拒絕」的感覺是什麼?我們能走近孩子,和孩子分享感覺及教孩子認識自己的感覺嗎?
老師和家長,可以多做些什麼?
對家長而言,我想第一步驟——可能是最簡單也最困難的——是「放下手機」,接下來是「看看孩子在做什麼」,然後開啟一個話題,進入對話。
對老師而言,當發現孩子自殘時除了和孩子對話,關心孩子的功課、同儕、家人等,重要的是關心孩子的感覺,特別是孤獨的感覺,同時多問一句:「你是學誰自殘的?你知道還有其他的同學在自殘嗎?在班上有嗎?在網路、臉書、IG你有看到和聽到嗎?」請學校找出自殘模仿源(學生),分析自殘模仿源學生造成同儕模仿的影響因素(如長的漂亮,很多人追或功課好等吸引模仿因素),不閃躲不逃避不害怕和孩子真實的談論關於生命。
對於已經在自殘,或自殘比較嚴重的孩子,請留意孩子本身的生理脆弱性因素和精神病理因素,以及社會心理(如自殘模仿等)相關因素,並尋求專業的協助。
近期我到自殘互助相關社團臥底,感到心很累,也感到被催眠(像是「自殘是個舒壓的好方法,我當你家人陪你自殘」等等的說法),入團時,我其實蠻害怕遇到我治療的人。
曾經有個我的國中女孩個案,她的學校輔導主任打電話給我,告訴我有陌生的網友打電話到學校輔導室,告知女孩在網路臉書社團放她的自殘照後被網友取笑不是真的想死,女孩突然消失,關心她的網友很擔心她受到網路留言剌激,真的自殺,熱心地打電話給學校。我搜尋女孩放自殘照的臉書社團,發現我竟然和她在同一個社團!
我感到晴天霹靂!原來我和個案竟然這麼近!我可能曾滑過她發的文!我看到在很白很白的浴室裡的有一隻手下垂擺放,她讓她自殘的傷口的血往地下滴,往下滴。
對我而言,最觸目驚心的不是她的傷口,不是她的血,是她在臉書大頭照下,寫著「oo國中,ooo(她的真實姓名)!她用了她的真名!這是孩子的天真和單純!她還沒完全隱藏和封閉她的傷,不管是自殘的傷,還是內心的傷(和感覺),這是她唯一留下的線索,她還有一絲絲相信世界,她還想相信有人(父母、老師、同學、網友、社會)會發現,有人會安慰她,有人會陪她,有人會救她!
自殺不能解決問題,勇敢求救並非弱者,生命一定可以找到出路。
- 免費安心專線:0800-788-995(0800-請幫幫-救救我)
- 衛福部24小時安心專線:1925
- 張老師專線:1980
- 生命線協談專線:1995
- 精神疾病照顧者專線
- 服務對象:精神疾病經驗者的家人或朋友
- 電話專線:02-2230-8830
- 電子信箱:[email protected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