載入中...

每個人都害怕「傳染」到五寶爸的「缺陷」,所以他成為社會的代罪羔羊

林岱樺(所長/諮商心理師)
每個人都害怕「傳染」到五寶爸的「缺陷」,所以他成為社會的代罪羔羊

關於五寶爸的新聞和網路言論,視角都是推向「一個人的惡」。在獵巫般的報導下,五寶爸如果有任何一點瑕疵,就會被社會大眾不斷放大來掩飾自己的不安,害怕五寶爸污染你。但我們心裡很清楚,是因為我們夠幸運,才能夠安然地發展。

開學了,我想起小萱。不知道過年時,小萱被多少隻蟑螂和跳蚤咬了幾個洞?她告訴我晚上睡覺在地上,她很害怕很多隻蟑螂咬她⋯⋯她國小四年級,長的白白淨淨,眼睛咕嚕咕嚕轉的。她偷了便利商店的東西,偷了隔幾步路的文具店,偷了文具店隔壁的藥局的紗布,因為她受傷沒有人幫她敷藥。她的媽媽死了,她是單親爸爸的女兒。

社會的代罪羔羊

大家前陣子忙著關注雞排妹和愛莉莎莎,沒有時間恨「五寶爸」了。 當時大家恨他控制不了自己的陰莖,恨他不會帶保險套,恨他沒錢還一直生,恨他不負責任,恨他好吃懶做,恨他濫用行善者的愛心,恨他浪費納稅人的錢,恨他佔新聞版面,恨他娶得到老婆,恨他故技重施,恨他讓我們再同情他一次。我來總結一下網路上「建議」五寶爸的論述:

  1. 要會用保險套。
  2. 租房子要會清乾淨。
  3. 工作要負責任。
  4. 要會養小孩。
  5. 要回有恩朋友的訊息,要知恩圖報。

好像五寶爸只要做到這幾件事情,他的人生就「成功」了。

五寶爸活在家庭和社會裡,但罵他的網友好像把他當成活在真空的人,他只要靠「個人努力」就可以改變社會處境,改變世界。是他自己把事情搞砸,是他自己不帶保險套,是他自己不珍惜,他的可憐是他自己造成的。外界也質疑五寶爸家人為何都沒伸出援手,但他透露,「母親去(2020)年四月因為毒品案入獄,父親則在去年五月過世,大哥在高雄目前也是失業,二哥是單親爸爸,所以目前家人都無法幫助他,若母親近期假釋出獄就可以幫忙帶小孩,太太也會去檳榔攤工作。」

而記者發現了五寶爸的新聞後,開始以「獵巫」視角報導,讓五寶爸成為社會的代罪羔羊,可以掩飾我也沒有帶保險套不小心生了兩個,可以掩飾我租房子也沒清那麼乾淨,掩飾我工作有時偷懶,掩飾我不太會教/養小孩,昨晚才打小孩、羞辱小孩,可以掩飾我拿家用買iPhone 12。

每個人都很害怕「傳染」到五寶爸的任何一點「缺陷」,不小心變成五寶爸的某個人生處境:「媽媽吸毒」、「爸爸過世」、「哥哥失業」、「弟弟離婚」、「生小孩沒錢養」、「租屋清得不夠乾淨」、「報答不了朋友恩情」、「偷懶自私被發現」、「違反社會規則」⋯⋯我並非否認網路和新聞的相關論述,而是這些言論的視角都是推向「一個人的惡」。但一個人的惡不會只由一個人造成。

在獵巫般的報導下,五寶爸做的事情如果有任何一點瑕疵,便會被社會大眾不斷放大來掩飾自己的不安,害怕被五寶爸拖累,害怕五寶爸污染你。但我們心裡很清楚,是因為我們夠幸運,才得以擁有安然發展的條件。雖然不一定「我的家庭真美滿」,但家裡沒有一連串壞運,沒有屋漏偏逢連夜雨,沒有媒體緊盯著你一言一行。

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?

五寶爸新聞裡,讓我感到最奇怪的思維是,社會大眾盯緊五寶爸的每一步,想確認五寶爸是不是「值得」幫助的人,還是「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」;我們關心自己的愛心付出有沒有被浪費,而且預設有人幫忙後,對方要「馬上」變得正向積極:老闆給你工作,你是不會打電話請假嗎?為何讓老闆空等?老闆給你工作,一次機會,兩次機會,老闆下最後通碟囉!活該啦,你就是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!我們一開始怎麼會同情你呢?真是浪費我的同情心。

許多人看完類似社會新聞的結論都只有「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」,接著遺忘新聞。而被排除的人被到丟路邊、丟到精神病院、丟到監獄,丟到眼不見為淨之處,卻忘記被丟掉的人跟我們活在同一個社會。如果結論只是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,然後呢?我並非不相信五寶爸的「惡」,而是不相信「惡」是他一個人造成的。比起相信五寶爸的「惡」,我更希望找到「善」,找到我們的社會在面對他人的社會處境時,有更多系統性思考與協助,而不是社會排除五寶爸一家。

不負責任的爸爸和偏差的小孩?

小萱偷東西偷到要上警局了,她上警局這一天是《少年事件處理法》修法後上路的第一天。報案前,學校和我討論,決定和警局套好招,給小萱機會教育,也讓小萱爸知道,小萱偷東西的程度超越社會大眾對小孩犯錯的底限了。小萱偷東西被店家抓到時,我們和小萱爸說,你要帶小孩去和店家道歉,小萱爸常說會去道歉,卻常常落跑。我知道他覺得很丟臉,因為他知道他的小孩造成社會困擾,但他的社會處境和困難仍然在。

後來我們跟小萱爸說,我們帶小萱在店家門口等你,陪你向店家道歉。陪道歉幾次之後,加上所有網絡對小萱家的協助,小萱戒掉偷東西的行為。而小萱爸參與小萱的會議時,也願意告訴大家他的困難,以及他對問題的真正看法,並提出合作建議。

如果我們是用「偏差行為」看待小萱,直接認定小萱爸是「不負責任的爸爸」,將會徒增單親家庭的「惡」──那些不斷被社會及媒體用恐懼所餵養的「惡」。而當人們害怕被「惡」所「污染」,則會加快社會排除的速度。因此,我們需要用「家」的視角來思考如何協助,而非快速斷定就是「一個人的惡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