疫情下的他者哲學:一場全世界都加入,名為「倖存COVID-19」的行為藝術
林岱樺(所長/諮商心理師)
居家隔離的日子,我讀不下任何「克服恐懼」的懶人包。作為心理師,目前對自己實在沒有更好的心理治療。我倒是服了行為藝術家謝德慶和哲學家列維納斯給我的「鎮定劑」⋯⋯
閱讀更多
為什麼只有82年生的金智英,需要去看精神科醫師?
林岱樺(所長/諮商心理師)
觀察目前在網路上幾篇評論,多關注在身為女性是第二性,是一種原罪。但我更關心「為什麼只有82年生的金智英去看精神科醫師?」以及對金智英們提出一個自救的方式。
閱讀更多
想要在婚姻和母職中「做自己」的女性們,要克服什麼?
林岱樺(所長/諮商心理師)
我的時代看起來好像進步很多,女性們勇於表現自己,但是張清芳的故事,讓大家跌破眼鏡。即使看起來有經濟基礎,且事業有成就的歌唱女性,聲音還是被消失。
閱讀更多